继上篇文章《整体与部分二》行隆咨询有个总经理客户,尽管公司做得很大,可他依旧采用的是小店铺的作风,对公司的上上下下,关切个彻透:

行隆咨询为工商银行讲解绩效管理

哪个管理者做什么,该怎么做;哪个员工做什么,该怎么做,他都布置得精微妥贴。
而当他出外公务时,出门不到三天,反映公司问题的信件和电话就源源不断,而且尽是些公司内部的琐碎小事。使得这个总经理不得不提前结束原来准备一周的业务活动,紧急回公司处理琐碎的问题。假如这个总经理在企业管理中做到层次分明、职责明晰,就不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他的管理有问题,滋养了部下和员工们的惰性,造成了事无大小全凭指挥的、缺乏思考和创造性的局面,以至于离了他,公司便无法正常运转。就管理成效而言,这是一种十分糟糕的情况。
企业总经理全面管理、包办一切的另外一个害处,是不利于调动部下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能人尽其才。
创造性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而越权指挥的领导恰好就截断了员工通向创造性的通道,使员工和部下的行为完全听从于个人的命令和指挥。
长此下来,会使他们认为想也是白想,总经理一切都安排好了,即使有再好的创意也难见天日。个人的创造性不能在公司创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人也就无什么积极性可言,慢慢地人就变成机器一样,出了问题,出了毛病,便停止工作,只有等总经理赶来修好,才能继续运转,没有一点的能动性。对于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部下或员工,他们会比普通人更加迫切地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工作中却处处都得不到体现,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一种压抑感,时间长了,要么就在此磨洋工,要么闻就干脆辞职走人。
给员工们以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高层领导对管理人员的纰漏、员工的错误等就应该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采取对路的管理方法,管教合适的对象,如果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把越权指挥当做临时的应急措施也未尝不可,但事后一定要马上向分工管理那件事的部下通报情况,以免造成管理上的紊乱。在管理中,总经理要和部下、员工打成一片,但涉及具体的权力和职责,或处理公司内部中的种种问题时,总经理就必须注意管理的层次,切忌越权指挥,对一个现代的企业,企业领导更不宜全方位插手大大小小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