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财务绩效
- 营业收入下降,但降幅收窄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64,366,722.80元,同比下降7.96%。尽管整体营收出现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显示出公司在面对市场挑战时逐步恢复,特别是在药品集采政策和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收入水平。 - 利润总额增长,显示公司效益提升
2024年上半年,众生药业的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805.9亿元,同比增长0.7%。这一数据表明,尽管营收出现下滑,但公司在提升效益、控制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表现出良好的财务管理和运营能力,成功转化部分成本压力为盈利增长。 - 研发投入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众生药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2%以上,持续高于8%的行业平均水平。这一策略推动了公司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持续进步,确保了未来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首款创新药来瑞特韦片的上市以及其市场拓展方面,表明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 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下降12.87%,财务费用下降了70.05%。销售费用的下降可能与公司采取更为节约的营销策略有关,而财务费用的显著下降则得益于银行借款利息支出的减少,这有效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并改善了整体财务状况。 - 毛利率有所下降,但中成药毛利率稳健
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医药制造行业的毛利率下降了4.47%。其中,中成药销售的毛利率为69.11%,尽管销售额有所下降,但毛利率相对较高,表现较为稳健。公司在高毛利产品领域的稳定表现有助于缓解整体毛利率下降的压力。

02客户绩效
1.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公司通过“全产品、全渠道、全终端”的营销策略,显著提升了市场覆盖率。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布局方面,公司与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等合作,推动了新冠流感联防联治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此外,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覆盖了1万余家医院和3.5万家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市场渗透力。
2.服务创新与客户满意度提升
众生药业为不同客户群体(如医务工作者、药店店员、患者等)提供了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如零售慢病项目和多元化患者教育等。这些创新服务帮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关系,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推动了市场销售的增长。
3.药品集采政策应对与市场渗透
在面对药品集采政策的挑战时,众生药业凭借精细化的营销网络和终端覆盖,稳步提升了客户的忠诚度和市场渗透率。尽管集采政策带来一定压力,但公司通过强化终端服务和加强渠道管理,保障了产品的市场份额,稳定了客户群体。
03流程绩效
- 研发与生产效率的提升 公司强调研发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了创新药项目的快速上市与商业化。通过高效的创新药研发、化学仿制药研产销的转化及中药新药研发攻关,优化了产品和生产流程。特别是在肇庆大旺基地的中药提取车间,公司通过智能化、数字化和集约化的生产设施,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并成功通过了GMP符合性现场检查,获得了生产许可证。这为公司提供了质量保障,确保了生产的稳定性。
- 流程优化与合规管理 公司注重合规经营,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帮助公司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营。此外,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持续优化,通过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响应能力,增强了生产计划的灵活性,确保了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了整体运营的效率。
- 智能化与自动化生产进展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信息化系统,尤其在中药提取车间和化学药制剂的生产环节,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举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也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制造精益化,帮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04成长表现
- 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市场前景
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ZSP1601(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RAY1225注射液(用于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治疗)都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ZSP1601,经过多期临床研究,展示出较好的疗效与市场潜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积累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151项授权专利,众生药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保持领先优势。此外,借助“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务拓展与地区多样化
虽然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在医药贸易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长表明其在新市场的开拓方面取得了成效。公司在广东省外市场的稳定表现反映出其业务拓展实现了地区多样化,有效避免了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营销网络的持续扩展,特别是在县域和基层医疗市场的深化,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不同终端市场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