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略绩效管理,企业要设立组织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并督促相关部门和员工及时改进;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企业要组织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彻底解决问题,确保战略绩效管理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不偏航。除此之外,战略绩效管理的组织部门还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以保障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落地与良性循环。

第一,战略解码要常态化。战略解码是战略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把战略解码理解为一次性工作,做完就结束了,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如同轮船行驶在汪洋大海上,即使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航向,也需要瞭望手和舵手密切配合,瞭望手发现冰山后,舵手要及时调整航向,避开冰山。战略解码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优化和调整,即企业的“瞭望手”和“舵手”要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并避开“冰山”。在市场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可以选择按季度或每半年做一次战略复盘,目的是及时跟进、更新和迭代战略,保证战略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相契合,使企业把握住市场新机遇。对于更新后的战略,企业要重新进行解码,将战略转化为绩效指标和目标,保证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一直处于对齐状态。

第二,既要有目标,也要有计划。实务中,有些企业会通过绩效合约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表10-3和表10-4是两张不同的绩效合约表。表10-3(绩效合约表Ⅰ)的主要内容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权重、目标值、评分方法/指标描述、数据来源、评分标准等,该表只明确了目标,没有明确达成目标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等,即没有明确的计划。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没有计划的绩效合约是危险的,会导致战略绩效管理的失败,彼得·德鲁克曾说:“不能计划或没有计划,就是正在计划失败。”表10-4(绩效合约表Ⅱ)是一份优秀的绩效合约表,其不但有目标,同时也明确列出了达成目标的计划。通过这张表,员工可以清楚地知道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自己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成目标等,从而提升员工达成目标的自信心。

召开绩效会议是过程管控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实务中,很多企业的绩效会议都是无效的,主要原因如下:

(1)会议准备不充分;
(2)会议议题不明确,会上以批评、说教为主;
(3)会议主持问题多,或一言堂,或跑题;
(4)没有会议记录,没有形成决议;
(5)会后没有跟踪。
无论是开展绩效检查,还是召开绩效会议,企业都要形成绩效精进清单,
然后根据绩效精进清单做好跟踪管理工作,逐步形成持续改进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