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管理模式之检查和考核,检查和考核都是建立在健全的高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如果高绩效管理模式缺损,再严厉的检查与考核也会失去意义。高绩效管理模式有着完整的内容,是任何执行者必须循规蹈矩的。高绩效管理模式的难点在于检查,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变量的工作。弹性检查与检查中的弹性,常常成为执行中因细枝末节酿造企业灾难的护身符。行隆咨询在绩效管理培训“KPI体系建设及实施”中也经常提到。
行隆咨询为博维康讲解高绩效管理模式之检查和考核
中国企业传统做法总是安排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突击性检查得多,日常性检查得少;口头要求得多,实际落实得少;表面严格得多,具体斗硬得少。检查的随意性成为“表面文章”的典型代表。检查需在企业“立法”,让检查成为企业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内容之一。检查是一堵“防火墙”,任何病毒一旦触到它的边缘就会心惊胆颤、退避三舍。实际上,检查的过程既是揭露问题的过程,也是修正错误的过程。对于检查中披露出来的问题,能当场纠正的决不留在日后去处理;如系复杂问题不能当场解决的,应立即汇报有关部门抓紧处理。世界零售巨商沃尔玛有一个著名的商业原则,那就是“日落原则”。尽管该原则的本意是要求它的所有员工,当天的事情必须在当天完成,也就是要在日落以前结束当天应干的事情,做到日清日结,决不拖延,但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检查工作,因为如果正常的日常性工作都不能拖延的话,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能让它继续存在吗?蚁小也能毁堤,世界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不可否认,无论多么严格的检查与控制,挂一漏万的情况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有有效的补救措施,如:日本三菱汽车采取的病车“召回”制度,前不久我国汽车厂家也实行了这一制度,这都是一种“补救”手段。不过,无论补救多么巧妙,“后知后觉”总不如“先知先觉”美妙。如果我们都能像美国通用电气那样让六西格玛的运用更广泛更深入,那么,完美的甜蜜岂不更会沁人心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