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篇文章《关键与重点一》,无独有偶,后来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乔治·齐普夫(George KZipf)于1949年发现了“省力原则”,这实际上是对帕累托法则的再发现和详尽阐述。“省力原则”认为:各种资源(人力、物力、时间、技巧以及其他任何生产性资源)都存在一种进行自我调整以实现最小化工作量的趋向,因此,大约20%~30%的资源占到与这一资源相关生产活动的70%~80%。齐普夫利用人口统计、文献、语言学知识及行业行为来展示这一失衡模式的持续性重现。
行隆咨询为众多企业讲解绩效管理
例如,他分析了1931年费城20个街区的结婚证发放情况,发现70%的姻缘是在那些相距约6个街区的人们之间结成的。顺便一提,齐普夫还用另一法则证明杂乱无序的合理性,从而为散乱的书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即使用频率较高的东西更靠近我们。因此,聪明的秘书早就知道常用的文档不必归档。
80/20法则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的反常规性。我们习惯于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同等重要。
例如,所有的客户都同样重要;每一笔生意、每一件产品、每一份销售收入都很有价值;所有的公司职员几乎都无可替代;每一所大学都很优秀;甚至于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年都非常重要;对我们而言所有的朋友都是有益的;我们也应当对所有的咨询或者来电访问一视同仁;此外,所有问题都有一大堆原因,因此没有必要区分其中一小部分关键性因素;所有的机会都大致同样宝贵,因此我们不应当放弃任何一个。
80/20法则还认为,当我们知道了原因和结果间的真实关系,我们很可能会惊讶于它们之间巨大的不平衡性。
不管这种不平衡性达到何种程度,它都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主管们可能早就预感到经营某些产品会比经营其他产品更赚钱,但当了解其中真正的差异之后,他们仍会感到非常惊讶甚至哑然失声。再比如,教师们可能认为他们班上大多数违纪或者逃课行为是一小部分学生干的,但如果认真分析记录,就会发现违纪行为与违纪学生数量之间的不平衡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我们有时也会感到某些时段的时间比其他时段的时间更加宝贵,但如果我们计算一下投入和产出就会发现二者间的差距异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