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篇4.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擅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宋劝其用经营企业的语言理解如下:

理解

首先确保自己不败:孙子说:过去那些善于领兵打仗的人,都是先做储备,练兵、强兵,确保自己不犯错,确保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然后耐心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或者说等待对手犯错,没有机会可以不打,有机会就抓住机会,一招制敌。

首先确保自己够强,不被战胜,这方面的工作完全在自己,自己是可以控制的;然后才是看有没有机会战胜敌人,有没有机会全看对手会不会犯错。

所以善于领兵打仗的人都知道,再善战的人也只能做到自己不被战胜,敌人能不能被打败,我们可以做的工作不多,主要还是看对方自己会不会犯错

胜利可以预测:因此胜利是可以被预测的,如何预测见上篇宋读《孙子兵法》3.5,孙子知胜五法。

胜利不可强求:但是胜利是不可强求的,如果对方不犯错,如果条件不具备,再善战的将领也是无法打败敌人的。

遇到暂时无法战胜的敌人,就要做好防守,确保自己不败;遇到可以战胜的对手,就大胆发起进攻。

防守是因为不具备战胜对方的条件和能力,进攻是具备了战胜对手的条件和能力!

擅长防守的人就要藏得极深,使敌人无法预测,无法找到;

擅长进攻的人就要让军队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突然出现在对手面前战胜敌人,同时保全自己。

战场

所有的国家和军队都非常重视强军、军备建设、练兵目的都是首先是自己“不可胜”,不被战胜。

战例:司马懿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佼佼者。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进攻曹魏之时,司马懿奉皇帝曹睿之令,率大军与其作战。司马懿清晰诸葛亮的软肋是劳师远征,补给困难,急于求战,同时自己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于是他就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跟诸葛亮拼消耗,正是“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这招正击中诸葛亮的软肋。诸葛亮在屡次派人在阵前叫骂均不奏效的情况下,最后让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艳丽的女装,意思是你身为曹魏大将,不敢在战场上与我决一雌雄,反而每天蜷缩在大寨里,哪是一个大将军,简直就是一个妇道人家。

司马懿情商极高竟然在下属面前穿起这套女人的衣服,就是不出战。搞得诸葛亮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病逝在五丈原,蜀军不战而退。

商战

我们做战略绩效咨询多年,我们研究企业发现,这个世界上90%的对手不用战,他们自己都会犯错,自己都会把自己“玩死”。他们多数不懂“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的道理。

先做强还是先做大?这个也是企业界大家经常讨论的问题。按照孙子兵法的思想应该是先做强,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是做大,所谓做大就是要战胜对手,抢夺对手的市场。

企业案例:这几天张瑞敏和董宇辉的对谈广为流传。海尔就是先做强再做大的典型成功案例。

当年很多家电企业亏损严重,而海尔通过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把自己产品做强,企业做强,确保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等待各地的对手不断犯错,亏损严重,资不低债,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了,海尔一般都1元,甚至不用花钱去收购优质已经破产或者将要破产的企业的优质资产,通过管理和文化赋能,帮助被收购企业快速实现扭亏为盈,盘活优质资产。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快速做大。